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经研究,决定今年九月在全市继续开展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今年师德建设月活动的主题是:我讲师德,共建共享和谐校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坚持不懈地开展师德建设活动
各级教育工会要紧贴时代变化,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载体,把教职工组织起来,围绕“我讲师德,共建共享和谐校园”这一主题,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三育人”活动等,以基层为单位,以青年教职工为重点,以自我教育为主,推动各种群众性的师德建设活动广泛开展。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师德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创新师德建设内涵,引导教职工确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素质观以及科学健康的生活观,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学校实际、贴近教职工,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要加强指导,选树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典型,大力宣传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弘扬当代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情操,引导广大教职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贡献。
二、发挥工会优势,推动落实共建共享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工青妇联组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理论,要求群众组织特别是工会组织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进一步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工会组织根植于职工群众之中,与职工群众联系密切,在推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进程中有着明显优势,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各级教育工会要进一步明确工作使命,围绕共建与共享,切实做好工作,服务大局,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的全过程,使广大教职工真正得以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各级教育工会要强化教育职能,组织教职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职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教职工,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教职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教职工,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素质,形成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树立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为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做出积极努力。
三、广泛开展师德实践活动
一是全面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各单位要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
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创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要进一步健全岗位优质服务标准,完善具体可行的岗位行为规范,向社会公布岗位职责、办事程序、服务规范、工作纪律,开通热线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推进新跨越”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围绕我市“十一五”规划和教育工作的实际,以教育的发展为主题,教育的创新为动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组织教职工积极参加“掌握一门教育新技术、采用一项教学新模式,提出一项工作新建议、参与一项教研新课题、帮扶一名生活特困生、转化一名学习后进生” 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不断深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确保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努力。三是积极培育优秀师德群体。进一步建章立制,完善师德的教育培训、考核评价和监督激励机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继续实施新教师岗前师德培训和宣誓制度,积极培育理想远大、爱岗敬业,严谨笃学、改革创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艰苦奋斗、扎根边远地区工作,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五种师德典型人物和优秀群体,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四是继续实行师德年度考核和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对违反师德师风的现象和行为,严肃惩处,决不姑息,进一步纯洁教师队伍,规范教育行为,优化行业风气,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为开展好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各级教育工会组织要在各级党
委领导下,明确任务、周密安排,制定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教育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起来,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结束后,各县(市)区教育工会,各学校工会要认真总结经验,把活动开展情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形成书面材料于10月20日前报市教育工会。
市教育工会联系电话:86059537
电子邮箱:jnjygh@126.com
附:《济南市师德建设论坛活动方案》